長豐縣崗集鎮:“匯民情、集民智、解民憂”,書寫為民服務“暖心畫卷”

近年來,長豐縣崗集鎮始終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以“匯民情、集民智、解民憂”為主線,用腳步丈量民情,用智慧破解難題,用實干贏得民心,讓為民服務既有精度更有溫度。
廣開言路匯民情,架起民心“連心橋”。線上線下融合,搭建全方位民情收集網絡。線上,依托12345政務熱線、“善治長豐”APP“隨手拍”等功能,暢通群眾訴求反映渠道。今年以來,累計受理群眾訴求120余件,解決道路破損、路燈故障等問題80余件。線下,開展“訪企入村”“敲門問需”行動,鎮領導班子成員、黨員干部帶頭深入基層,今年累計走訪19個村(社區)、轄區企業120余次,入戶走訪群眾800余戶,收集各類意見建議300余條,涵蓋就業、教育、醫療等多個領域。同時,在“紅色茶室”“司機之家”等6處陣地設置民情收集點,定期召開“板凳議事會”“庭院懇談會”,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反映問題,今年共解決“飛線充電”“垃圾清運不及時”等身邊難題50余件。
多元協商集民智,激活治理“動力源”。搭建多元協商平臺,充分調動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積極性。深入開展“四事四權”工作法,組織鎮村干部、網格員、黨員等深入群眾,圍繞民生實事、環境整治、鄉村振興等議題,開展“樓道議事”等協商活動20余場。針對老舊小區改造、集鎮停車難等問題,組織“兩代表一委員”、物業、群眾代表等共同協商,累計召開專題協商會10余次,收集群眾意見300余條,今年7月以來,將育才路等路段“保留原有樹木”“增設電動車充電樁”等10余條群眾建議納入施工方案,改造后居民滿意度不斷提高。在育才路、濱河路等路段,通過協商確定了栽種樹木品種、增設停車位等改造內容,得到居民廣泛認可。此外,引導村民將移風易俗、文明創建等約10余項內容納入村規民約修訂。
靶向發力解民憂,辦好民生“暖心事”。建立閉環管理機制,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針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建立“問題清單—責任清單—銷號清單”全鏈條閉環機制,明確責任主體、辦理時限與辦理標準。今年以來,圍繞老舊小區改造、農村道路“最后一公里”等民生難題,實行“一個難題、一名領導、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累計完成公交車候車座椅增設、青峰嶺碧根果全產業鏈自來水鋪設等項目20余個,2025年以來,科學規劃新增集鎮停車位281個,劃定3個臨時攤點群,有效緩解停車難與占道經營問題。同時,創新建立組織、紀檢、效能監督辦等聯合“評議團”,每月對民生項目整改效果進行現場評議,設立“紅黑榜”,以監督倒逼工作落實,今年共開展評議活動6次,切實提升群眾滿意度。(撰稿人:胡培?。粚徍巳耍褐苡婪澹?/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