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崗集鎮:三措精準破題,讓農村黨員培訓“實”起來

近年來,長豐縣崗集鎮緊扣《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2024—2028年)》要求,跳出“照本宣科”傳統模式,推動農村黨員培訓從“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從“要我學”向“我要學”升級,切實把培訓成效轉化為鄉村振興的實干動能。
分類“配菜”,摸準需求定方向,分類施教貼實際。先摸透農村黨員“底數”與“需求”。針對在村務農無職黨員“缺技術、愁銷路”的痛點,利用鄰里中心、黨群服務中心、“實訓點”等陣地開展電商直播類培訓6次;針對黨員致富帶頭人“想擴大規模卻無方法”的難點,先后組織5次到縣域紅橋、堰崗等社區參觀學習;針對在村任職黨員“抓治理缺思路、促增收缺路徑”的堵點,組織黨組織書記赴江浙一帶學習3次;對于新當選村“兩委”干部、后備干部的“對村情不熟、對業務不精”的弱點,聯合各部門開展新任村干部培訓10余次;針對外出務工黨員“怕權益受損、盼技能提升”的訴求,年輕務工黨員“想返鄉創業卻無指引”的期盼,量身定制培訓“菜單”,重點抓住春節、中秋等返鄉時節開展“回家鄉 議發展”座談會20余次,切實做到讓教育培訓的內容“對口味”。
鮮活“搭臺”,打破圍墻建陣地,學用結合見實效。摒棄“會議室授課”單一模式,把培訓課堂搬到“田間地頭、產業一線、先進地區”,讓黨員“邊看邊學、邊學邊干”。打造“田間課堂”4個,依托大窯村智慧農業基地、青峰嶺村碧根果全產業鏈項目點,邀請“土專家”“田秀才”等12名本土講師,現場示范除草、病蟲害防治等技術,黨員邊學邊練,今年已有15戶黨員家庭擴大種植規模;組織“實地觀摩”5次,帶領黨組織書記、致富帶頭人赴浙江諸暨等地考察鄉村旅游運營、閑置資產盤活經驗;2025年8月以來依托“聯建共建共富理事會”,在義井紅橋、雙鳳峰寧等社區展臺展出“碧根果”等特色農產品的3次;今年以來,利用“騰訊會議”等線上“回放功能”,解決外出黨員“時間難協調”問題,使黨員既不耽誤工作,又能補到“干貨”。
聚能“搭伙”,整合資源聚合力 ,“大培訓”格局提質效。打破“部門單打獨斗”局限,構建“組織牽頭、多方協同、資源共享”的“大培訓”格局,為黨員培訓提供堅實保障。建強“師資庫”,整合縣委黨校教師、鎮農業辦技術骨干、鄉土人才、優秀村書記等組建20余人的專兼結合師資隊伍,政策解讀類由黨校教師授課、技術實操類由鄉土人才主講,今年按需選派講師授課30次;建優“陣地網”,整合全鎮黨員遠教站點、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產業示范基地等20多個陣地,打造“青峰嶺黨員教育示范基地”“大窯村鄉村振興學院”等6個現場教學基地,配套完善實訓設備,今年已承接培訓10余場;健全“協作機制”,以組織部門為牽頭單位,聯合農業、科技、司法等部門開展“助農技術下鄉”“法律知識進鄉村”等聯合培訓28場,對接專家服務15次,開展法律咨詢42人次。
下一步,長豐縣崗集鎮將繼續優化培訓“菜單”、創新培訓載體,讓“大培訓”真正成為農村黨員提升能力、服務鄉村的“加油站”。(撰稿人:楊玲玲;審核人:周永峰)
責任編輯:李家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