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杜集鎮沛興村:“3+”模式提升黨員教育培訓質效

近年來,長豐縣杜集鎮沛興村黨總支緊緊圍繞新時代黨員教育培訓工作新形勢、新任務,積極探索創新,運用“3+”模式,有力推動全村黨員教育培訓工作不斷走深走實,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組織保障和人才支撐。
“制度+創新”促進學習教育規范化。沛興村黨總支嚴格落實黨內政治生活制度,認真執行“三會一課” ,定期召開支部黨員大會、支部委員會、黨小組會,按時上好黨課,讓黨員在嚴肅的組織生活中接受思想洗禮。主題黨日活動也開展得有聲有色,每月固定時間,組織黨員集中學習、交流討論。同時,積極開展談心談話,黨總支委員與黨員之間、黨員與黨員之間坦誠交流,了解思想動態,解決實際問題。在落實好這些規定動作的基礎上,結合沛興村目前學習教育實際,創新組織生活載體。例如開展“學習教育交流研討”主題黨日活動,組織黨員深入交流,圍繞如何保持好黨性等問題建言獻策。把理論學習與志愿服務緊密結合,組織黨員參與村莊環境整治、關愛孤寡老人等志愿服務活動,在實踐中強化黨員的責任意識,讓黨員身份亮出來,作用發揮起來,進一步增強黨員的身份認同感、歸屬感和責任感,使組織生活更具吸引力和實效性。
“分類+定制”促進學習教育精準化。沛興村黨總支根據黨員的不同類型和特點,對于流動黨員,充分利用微信等新媒體平臺,建立流動黨員微信群。定期推送學習資料,包括黨的最新理論政策、鄉村振興戰略解讀等內容。還不定期開展“微黨課”,邀請村里的老黨員通過語音或視頻的方式,為流動黨員講述村里的發展變化和黨建故事 ,組織“云討論”,讓流動黨員們分享在外的見聞和想法,確保他們雖身處外地,也能及時參與學習,不掉隊、不漏學。針對老弱病殘黨員,開展“送學上門”活動。由年輕黨員組成送學小組,定期上門為他們送去學習資料,耐心講解黨的理論和方針政策,與他們交流談心,讓老黨員們足不出戶也能了解黨的最新精神,及時汲取“新思想”、儲備“新能量”。
“理論+實踐”促進學習教育集群化。沛興村黨總支依托村黨群服務中心作為理論學習的主陣地,定期組織黨員集中學習黨的理論知識、方針政策。把村里的革命歷史遺跡(烈士墓)作為紅色教育實訓點,開展紅色教育,傳承紅色基因。通過“串點成線、連線成片”,形成全面的黨員教育網絡,將黨員教育延伸到村莊發展的各個角落。在教學方法上,大力推行案例教學等。通過打造黨員教育“立體式”矩陣,為黨員教育培訓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培養出一批懂理論、會實踐、能帶頭的優秀黨員,為沛興村的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撰寫人:陳運生;審核人:徐曉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