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造甲鎮:“三大工程”強化年輕干部鄉村振興擔當

基層是最好的“大熔爐”,也是年輕干部“墩墩苗”的肥沃土壤。近年來,長豐縣造甲鎮堅持把年輕干部隊伍建設作為基層治理現代化的核心工程,緊扣“選育管用”全鏈條,創新實施“鑄魂、強基、礪行”三大工程,構建起“思想建設、精準培育、實戰錘煉”的閉環管理體系,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鑄魂工程,政治引領筑牢信仰之基。注重“坐下來學”。依托鎮黨校及遠程黨員教育站點,組織開展集中自學、輪流領學、交流研學等活動10余期,在主持、領學、授課等各個環節讓年輕干部“唱主角”,推動形成理論學習常態化的良好風氣。突出“走出去看”。充分利用長豐烈士陵園、中共北鄉支部紀念館等紅色資源,以“紅色資源+黨性教育”為主線開展現場教學7場,400余人次參加學習,筑牢年輕干部理想信念根基。聚焦“靜下來心”。以學習教育為契機開展警示教育,組織30余名年輕干部結合崗位職責,深入剖析警示案例,摒棄“看客”心態,將自身、職責與工作深度融入,扣緊廉潔從政“第一粒扣子”,規范“八小時外生活圈”,推動年輕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
強基工程,多元平臺錘煉專業本領。推行“多崗歷練”。要求年輕干部全面接觸基層黨建、產業發展、民生保障等核心業務。注重將有潛力的優秀干部放在土地整改、人居環境整治、信訪維穩等重點領域,在關鍵崗位上,進行鍛煉培養。堅持“以比促干”。組織25名年輕村(社區)“兩委”干部和后備干部開展“擂臺比武”,圍繞自身責任擔當、闖勁干勁、履職能力、工作實績等方面,曬出工作成績、交流工作經驗。強化“青年帶頭”。積極引導激勵年輕干部在基層一線發揮帶頭作用,實干爭先,為鄉村高質量發展筑牢高素質人才支撐。宋崗社區針對村民提出的“農田灌溉渠淤塞”難題,“90后”村書記李子孝帶頭成立黨員突擊隊,發動群眾30余人清理溝渠2.3公里,保障了320余畝農田灌溉用水。
礪行工程,一線實踐淬煉擔當精神。當好“臨時書記”。各村(社區)打破傳統培養模式,創新開展“我當一天書記”體驗活動,讓年輕干部“沉浸式”全面參與村級事務管理。從調解土地糾紛到走訪監測戶,再到人居環境整治,馬塘村“兩委”干部董凱旋直面復雜工作,累計處理各類事務23件。做優“志愿服務”。制定詳細的年度計劃,精準實施孵化“我們的節日”“紅色聯盟之家”等特色志愿服務項目20余個,義務服務居民群眾,用點滴之舉繪出最亮麗的風景。抓實“重點工作”。為響應本質安全攻堅行動,年輕干部們展開全域巡查、動態監管,從消防到燃氣,從道路到水域,把隱患化解在萌芽狀態,筑牢安全防線?!按昂熤s”行動中,年輕干部們聚焦實際問題,幫助轄區高齡、獨居老人整理房間、清掃衛生,維修空調等,為群眾排憂解難,彰顯黨建引領下的行動效能。(撰稿人:扈孝瑋,審核人:彭曉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