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雙鳳)經開區:推廣“窗簾之約”,創新為老服務

今年以來,長豐(雙鳳)經開區以推廣“窗簾之約”作為精準服務特殊群體的重要抓手,構建“強化保障+社會聯動+精準服務”關愛體系,讓“小窗簾”成為傳遞溫暖的“大紐帶”,為獨居老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提供全方位的關懷與守護。
織密組織體系,筑牢“暖心基礎”。全面摸排情況。以網格化管理為依托,組織黨員志愿者、紅色小管家、網格員、樓棟長開展“敲門行動”,對轄區60歲以上老年人進行全面走訪,摸清獨居、高齡、行動不便等特殊老年群體108人,將54名重點群眾納入服務對象,落實“一人一檔、社區書記包聯”制度,精準匹配需求、靶向開展幫扶。組建服務隊伍。依托各社區黨組織,吸納社區黨員、小區居民、專業社工、醫護等300余人加入,組建18支“銀發幫幫團”“鄰里守望”等志愿服務隊,推行志愿服務積分制,建立“服務-積分-回饋”閉環管理體系,激勵志愿者參與服務的積極性,累計開展“愛心敲門”等溫情入戶服務500次以上,實現關愛到戶、溫暖到心。品牌提質賦能。各社區結合自身特色,打造了12個頗具影響力品牌,將“窗簾之約”服務推向縱深。鳳梅、鳳霞社區創新推出“平安搖鈴”“鈴聽‘辰’光”,為服務對象配備對講設備、煙感報警器等設備,依托智能設備實現24小時居家安全監測;峰寧、金蘭社區依托“平安印”“平安日歷”,本著“不過多打擾、關愛更周全”的原則,將線上動態監管與線下上門問訪相結合,守護安全防線。
鏈接多方資源,匯聚“愛心合力”。整合社區資源。系統整合轄區資源,根據需求和服務,打造涵蓋“健康監測、安全防護、生活代辦、精神關懷”四大服務體系的全周期守護鏈;嚴格落實“日聯系、周探訪、月活動”工作機制,累計完成實地走訪380次、電話隨訪600次,高效閉環解決健康管理、居家安全等急難愁盼問題200余項。引入社會力量。充分整合轄區能人巧匠、愛心企業、社會組織等多方資源,建立健全“點單—接單—派單”快速響應機制,聯動專業社工機構、老年食堂等社會力量,提供陪伴、送餐、理發、清潔、代購藥品等5類常態化服務,累計開展上門修剪指甲、空調清洗、圓夢微心愿等便民為民服務42場次,覆蓋“四類群體”100人次,切實將關懷送到群眾身邊。聯動醫療機構。峰湖社區精準對接老年健康需求,與轄區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北區)建立共建,打造“杏鄰”品牌,推出“杏鄰健康小屋”“杏鄰健康公園”,定期組織“杏鄰健康大講堂”,構成“微陣地集群”。截至目前已累計開展大型中醫特色義診4場、健康科普活動5場,惠及居民超過2000人次。
創新服務機制,守護“安心桑榆”。拓展服務內容。打造“日常幫扶+特色活動”雙軌并行服務模式,金蘭社區“和鄰有約”、金寧社區“寧家鋪子”通過銀發無憂、家電檢修、愛心義剪等多項便民服務項目,成功將“窗簾之約”服務拓展外延。開展特色活動。積極響應“‘長回家”親情關懷行動,各社區黨組織組織50余場“親情主題日”活動,以生日聚餐、云視頻、親子手工等形式,吸引100余戶家庭參與,其中有10名老人被子女接回同住,有效增強代際情感聯系。深化人文服務。聚焦銀齡文化需求,完善“老年大學”服務內容,開設“智能手機小課堂”“反詐宣傳角”等適老化課程,組建“銀齡安康”“康樂暮年”“老伙伴計劃”等18支老年文體隊伍,形成“學習-展示-服務”良性循環,推動“窗簾之約”服務持續深入開展。(撰稿人:王瓊,審核人:吳先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