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雙鳳)經開區:“三好”工作法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近年來,長豐(雙鳳)經開區探索實施以黨建引領“織好網”、多元參與“開好門”、用心用情“辦好事”為核心的“三好”工作法,著力筑牢組織根基、暢通民意渠道、優化民生服務,有效破解治理難題,凝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強大合力。
黨建引領“織好網”,筑牢根基增效能。將組織體系建設作為提升治理能力的堅實基礎,著力構建覆蓋全面、反應靈敏的網格化管理體系。依據地域相鄰、規模適宜原則,科學劃分基礎網格,確保管理服務無盲區。推行“支部建在網格上”模式,選優配強網格長與專兼職網格員,明確信息收集、矛盾調解等六項職責,形成“區黨工委—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四級聯動機制。推動執法力量、專業力量、社會力量有序融入網格,組建”寧家鋪子能人掌柜”、“紅立方”、“崗灣益家”等志愿服務隊,廣泛吸納小區黨員、熱心居民、社區“五老”等力量參與基層治理。建立“小微協商”“幸福家圓桌會”等協商平臺,定期商議環境衛生、停車管理等民生實事,實現“小事網格解決、大事社區協調”。
多元參與“開好門”,暢通渠道聽民聲。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民意收集與響應機制,確保群眾訴求表達渠道暢通無阻。搭建線下溝通平臺,堅持開展“書記接待日”“民情走訪日”活動,推動黨員干部下沉一線,在與群眾面對面交流中傾聽訴求,累計解決各類問題百余項。拓展線上反映渠道,深度應用“善治長豐”等信息化平臺,打造集采集上報、核實立案、指揮派遣、處理反饋、核查結案于一體的“五步閉環”流程,確保群眾訴求“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全區健全“收集—分類—轉辦—反饋—評價”事項辦理機制,簡單問題網格即時處理,復雜問題多部門協同化解,并對辦理結果進行公示和滿意度回訪。
用心用情“辦好事”,優化服務暖民心。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服務資源下沉、服務方式創新,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與幸福感。通過對全區18個黨群服務中心逐步推行親民化改造,旨在推動其功能從“辦事柜臺”向“共享客廳”升級,以開放的空間和創新的服務機制,打造群眾“家門口的服務樞紐”。深化特殊群體關愛服務,開展“逐戶關懷”幫扶獨居老人、殘疾人等群體,組織志愿者提供日常照料、醫療陪伴等服務,累計服務3800余人次。改善人居環境品質,實施“美麗家園”共建行動,動員群眾參與垃圾分類、樓道清理,完成對“萬里小區”、“鳳霞苑”、“鳳梅家園”等10余處老舊小區改造,新增停車位3000余個。完善應急管理機制,建立網格員日常巡查與專業部門應急聯動體系,及時排查整治消防安全等隱患。(撰稿人:李玉,審核人:吳先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