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下塘鎮:立足“四微”推動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今年以來,長豐縣下塘鎮以“微網格”“微宣講”“微議事”“微服務”為抓手,著力打通為民服務的“最后一米”,讓群眾享受到家門口幸福,切實提升群眾獲得感滿意度。
“微網格”激活基層治理“神經元”。下塘鎮在21個農村社區以村民小組為基本單位,優化網格設置,保證網格邊界清晰、不留空白,共組建“微網格”137個;在3個城市社區,以封閉管理的住宅小區為單元劃分的網格數8個,以300-500戶為標準劃分網格9個,以商圈市場、企業園區等劃分網格3個,共組建網格20個。同時,配優配強網格長、網格員,并同步健全網格黨組織,由黨員網格長擔任網格黨支部書記、黨員網格員擔任黨小組組長,在農村構建起“鎮黨委—村(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網格黨小組”四級組織體系,在城市社區健全了“鎮黨委—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的組織體系,實現了黨組織在網格上全覆蓋,從而為基層治理提供了堅實組織保障。
“微宣講”凝聚基層治理“大能量”。下塘鎮24個村居均成立了以老干部、老黨員、青年黨員為主體的理論宣講服務隊。宣講隊把理論宣講從會場搬到群眾家門口、小區廣場,把宣講的形式從一人講大家聽改為交流互動,不限時間、不限形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說群眾關心的事,用接地氣的語言、有溫度的方式讓黨的理論政策深入群眾心田,切實打通理論宣講面向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2025年以來,24個村居共開展微宣講近300場次,參加黨員、群眾近3000人次,凝聚起共建美好家園的合力。同時,在宣講過程中,宣講員認真收集群眾意見建議,積極協調辦成水渠清理、充電樁安裝等民生實事26件,切實增強政策宣講感染力。
“微協商”搭建基層治理“新平臺”。下塘鎮壓實鎮班子成員、包村干部、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網格長、網格員等入戶問事責任,推動黨員進戶問事成常態,及時收集群眾意見建議。24個村(社區)緊扣疑難復雜問題確定協商議題,通過會議協商、線上協商等協商方式,讓群眾都能充分發表意見,保證協商議事廣泛性、實效性,畫出最大“同心圓”。南圩社區通過社區協商,在充分聽取群眾意見的前提下,成功化解了廟后組因修路、埋涵管發生的矛盾糾紛。2025年以來,24個村(社區)等基層黨組織通過“微協商”平臺共為民辦成就業、就醫、農產品銷售、路燈安裝、道路維修、渠道清淤等方面實事300多件,成功調處矛盾糾紛156件,真正把“微協商”打造成為利民惠民的新平臺。
“微服務”繪就基層治理“幸福景”。各村(社區)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居民提供多樣化的服務。線上,網格員依托“善治長豐”、網格微信群,隨時協調解決群眾合理訴求,今年以來,通過線上共答疑解惑133次。線下,各村(社區)均組建了以青年黨員為主體的志愿服務隊,共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反詐宣傳、安全知識宣傳、義剪、量血壓、就業幫扶等志愿服務活動近200次,惠及群眾近10000人次。此外,各村(社區)高度關注“一老一小”,大力推行“窗簾之約”經驗做法,為高齡、失能、獨居等老年人群體提供衛生打掃、代購物資、緊急送診等服務。同時加強未成年人保護,開展“開學第一課”、繪畫比賽、手工制作、科普講座等活動,全力呵護未成年人健康快樂成長。(撰稿人:張培道;審核人:仉建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