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水湖鎮:深化“加減乘”工作法,提升基層治理質效

長豐縣水湖鎮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運用“加減乘”工作法,通過轉作風、解難題、強效能,推動基層黨建與治理實踐深度融合,形成“黨委引領、支部落實、黨員示范、群眾參與”的治理體系。
作風筑基做“加法”,鍛造過硬治理隊伍。深化學習教育。圍繞作風建設開展交流研討5次,舉辦專題培訓班2次,開展專題推進會3次,確保將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突出抓好年輕干部、關鍵崗位干部等重點對象學習教育,組建青年理論學習小組,以讀原文悟原理、警示教育等形式,深入開展解讀輔導4場。強化一線練兵。實施“青藍接力”計劃,建立年輕干部“3+”培養機制(駐村、部門輪崗、重點項目攻堅),推動19名年輕鎮干部、33名年輕村干部參與信訪維穩、征地拆遷、招商引資等重點工作。推行“首接負責制”工作要求,減少推諉扯皮,提高工作效率,推動干部擔當作為。
痛點攻堅做“減法”,破解基層治理難題。矛盾化解在一線。構建“鎮綜治中心—村(社區)調解室—網格調解點”三級調解網絡,配備調解員36名。創新“三位一體”機制,凝聚社區黨組織、業委會(管委會)、物業服務企業力量,成功化解鄰里糾紛、老舊小區電梯改造、停車位新建等突出問題20余件。服務優化到末梢。依托黨群服務陣地,設立“紅色代辦點”,提供低保申請、醫保代繳等便民服務。推廣“窗簾之約”經驗做法,摸排“一老一小一殘”重點群體111人,組建“鄰里守望”志愿服務隊32支,主動提供上門照看、送醫送餐等志愿服務。
機制創新做“乘法”,激發治理倍增效應。陽光治理增信任。建立“線上+線下”雙公開平臺,通過黨務村務公示欄、“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等渠道公開村級財務、項目建設等信息,接受群眾監督。創新“板凳議事會”“樹下板凳會”等模式,征求群眾意見建議,對道路硬化、污水管網改造等民生事項進行民主協商。先鋒引領強服務。設立黨員先鋒崗,按網格劃分黨員責任區195個,組建“紅色小管家”服務隊8支,解決民生問題500余件。推進“友好場景”建設,打造2個“暖心驛站”,為新就業群體提供歇腳充電、技能培訓等特色服務。創新“主題黨日+志愿服務”形式,定期開展“紅色集市”便民服務系列活動,擦亮守護“朝夕美好”黨建品牌。(撰稿人:陳苗苗、操鑫;審核人:高士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