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杜集鎮:“窗簾之約”映初心 黨建引領織密民生守護網

為進一步密切黨群關系,提升基層治理效能,近日,長豐縣杜集鎮積極探索創新,以“窗簾之約”為載體,將黨建工作融入日常服務,通過關注獨居老人等弱勢群體的生活細節,架起黨群“連心橋”,讓基層治理更有溫度、更具質感。
支部牽線,“紅窗簾”架起黨群“連心橋”。為有效推廣踐行“窗簾之約”品牌經驗做法,鎮黨委迅速響應,第一時間組織召開工作部署會,積極開展杜集鎮“窗簾之約”紅集行動,真正做到對轄區重點人群精準摸排、應統盡統。建立“鄉鎮黨委—村黨組織—黨小組—黨員網格員”責任鏈條,實行“晨看窗簾晚看燈”打卡制度,動態掌握老人生活狀態。各村居(社區)黨支部劃定黨員責任片區,建立“一人一檔”服務臺賬,采取“1名黨員+1戶老人+N名志愿者”結對模式,明確黨員每日“看窗簾、問近況”、每周“幫代辦、做實事”、每月“聯子女、報平安”的服務職責。目前,全鎮18個村居(社區)已完成2202戶重點人群摸排工作,關注對象255戶,已納入服務對象117戶,已村居(社區)為單位組建18支志愿服務總隊,117支志愿服務小分隊。
多方聯動,“微服務”織密關愛“防護網”。優化資源配置,積極整合民政、應急、衛健、婦聯等部門資源,構建“窗簾之約1+N”配套服務體系。通過進組入戶走訪,察民情、問民需、解民憂。結合高齡、獨居老人的共性化和個性化需求,黨員干部定期幫老人代購生活用品、代繳水電費,同時,整合村醫、電工、理發師、熱心鄰居等力量,組建“三助一護”服務隊(助餐、助醫、助行+安全看護),通過“點單—派單—接單”服務模式,開展代購藥品、上門理發、水電維修、就醫陪護等便民服務。發動左鄰右舍、熱心群眾加入“觀察員”隊伍,形成“黨員主導+鄰里補充”的監護網絡,針對服務對象提供“一天一訪”、關注對象提供“一周一訪”常態化服務。截至目前,已累計解決重點人群急難愁盼問題8余件,提供代買代辦服務13余次,開展義診義剪活動6余場,切實提升群眾獲得感。
長效賦能,“小約定”激活治理“新動能”。切實將“窗簾之約”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長效機制的重要載體,推動服務從“應急保障”向“提升品質”延伸。為特殊老人家庭張貼“窗簾之約”標識、制定“愛心服務卡”、安裝煙霧報警器等設備,實現“窗簾約定+智能預警”雙重保障。建立“重點群體需求管理臺賬”,定期進行動態更新,形成需求精準對接、資源高效配置的服務機制。發動機關、村(社區)黨員干部組建“紅色代辦隊”“銀色幫幫團”,結合黨員“亮身份、踐承諾”活動,建立“發現問題—黨員響應—支部協調—結果反饋”閉環機制,確保老人需求“件件有回音”。創新“窗簾積分”制度,村民可憑志愿服務積分兌換生活用品,有效激發群眾自治活力。定期評選“最美黨員守護者”、“暖心鄰里”,形成“黨員帶頭干、群眾跟著上”的良好氛圍。(撰寫人:徐曉雅;審核人:章斌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