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造甲鎮:黨建領航暖桑榆,繪就“長”回家幸福圖景

今年以來,造甲鎮馬塘村始終將關愛特殊老年群體、系緊家庭親情紐帶作為基層治理的民生要事,以“精細服務”為路徑,通過建立動態檔案夯實基礎、踐行“窗簾之約”守護平安、黨員帶頭架起連心橋等舉措,讓“常回家看看”從溫情倡議變為具體行動,讓獨居、高齡、重殘老人的生活更有質感與溫度。
數據筑基,精繪長者關愛新藍圖。村黨組織將“‘長’回家看看”行動作為黨建惠民的核心項目,以數據為基,精繪長者關愛藍圖。“兩委”干部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頭分片深入走訪,聯合7名網格長與10名黨員志愿者,對全村13位獨居、高齡、重殘老人進行了細致入微的摸排工作。通過逐戶走訪,為每位老人建立了詳盡的“一戶一檔”親情檔案。檔案中不僅記錄了老人的健康狀況、經濟來源等基本信息,還詳細記錄了老人的實際需求及子女的聯系方式,為后續的精準化、個性化服務提供了堅實的數據支撐。村黨組織定期梳理檔案信息,動態掌握老人的生活變化,提前與在外子女溝通對接,確保服務始終走在需求前面。
窗簾為哨,織密親情守護安全網。馬塘村深入踐行“窗簾之約”關愛機制,為轄區獨居、高齡、重殘等特殊老人家庭張貼統一的“窗簾之約”LOGO標識,同步制作發放“愛心聯系卡”,將黨員、村醫、電工等服務人員電話“送上門”。建立“每日聯系問平安、每周見面訪近況、隨時聯絡解急難”的工作機制,全方位掌握老人生活與身體狀況。不久前,黨員網格員俞修飛巡查時發現謝大娘家窗簾未按約定拉開,立即聯系其在合肥的兒子并同步上門查看,得知是高溫天氣里女兒將老人接至家中照料,正是這樣的細致關注,讓重點人群“蹤跡清、情況明”。同時,村黨組織發布《“長”回家看看》倡議書,通過黨員入戶宣講、公示欄常態展示、微信群精準推送等方式,讓“常回家看看”的理念深入人心,讓親情不再等待。
黨員帶頭,搭建關懷老人暖心橋。村黨組織推行黨員與網格員“結對認親”機制,黨員主動化身“親情聯絡員”,每逢雙休、節假日便開展“敲門送暖”行動,累計走訪已超300人次。黨員張紅金不僅每日關注結對老人的窗簾動態,更把幫扶落到實處:為獨居的劉奶奶定期打掃房間,陪患病的俞大爺求醫問診,這些暖心舉動在村民中傳為美談。針對老人智能手機使用難題,黨員開展“一對一”教學,10余位老人學會微信視頻,劉奶奶如今每周都能和外地孫子“云團聚”。村黨群服務中心設立“親情驛站”,黨員志愿者為異地子女傳遞“云家書”,并上門提供助潔、助醫等服務30余次。此外,黨員聯合“五老”調解隊成功化解2起家庭矛盾,促成因工作繁忙少回家的村民小張與母親和解,讓“窗簾之約”既守護著平安,更系緊了親情的紐帶。(撰稿人:崔玲玲,審核人:扈孝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