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莊墓鎮:黨建引領“志愿紅” 精細治理暖民生

近年來,莊墓鎮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探索“志愿服務+”融合發展路徑,通過織密組織網絡、精準對接需求、深化機制創新,將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服務群眾的強大動能,有效推動基層治理重心由“管得住”向“服務優”轉變,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織密組織網絡,打造志愿服務“主陣地”。面對轄區1091名高齡獨居空巢老人、18名事實無人監護兒童、163名重疾重殘人員等重點群體服務需求,莊墓鎮黨委堅持統攬全局,著力構建“支部統籌、網格承載、志愿服務落地”三級聯動服務體系。以網格為基本單元,廣泛凝聚“黨員先鋒隊”、“社區骨干隊”、“銀輝服務隊”、“鄰里守望隊”等多元力量,組建14支志愿服務隊,織就覆蓋全域的“熟人熟地熟事”服務網絡,2025年來,高效解決群眾關切的大小事項百余件。整合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陣地資源,打造“15分鐘文明實踐服務圈”,推動服務功能向一線下沉,將“小板凳議事會”扎根到每一個網格,確保群眾需求“發現在一線、解決在一線”。
聚焦多元需求,打造志愿服務“微項目”。精準對接不同群體、不同層次的民生需求,將“需求清單”轉化為實實在在的 “民生答卷”。關愛特殊群體,深化“黨員敲門行動”,為26戶特殊家庭掛上“窗簾之約”標識,為29戶家庭安裝煙感報警器,今年來,提供政策咨詢、代購代辦等“一站式”暖心服務470余人次。拓展普惠服務,廣泛開展“義診義剪”、“我們的節日”、暑期托管班等特色服務80余場,覆蓋群眾超2000人次,將貼心服務融入居民日常生活的健康、文化、便民等多元維度。賦能環境治理,針對占道經營、私拉亂掛等頑疾,創新實施“柔性治理”模式,組織黨員志愿者配合進行高頻次巡查勸導,引導規范商戶70余戶,有效化解基層矛盾,美化人居環境,助力11個村(居)成功創建“第五屆長豐縣文明村鎮”。
創新工作機制,激發志愿服務“源動力”。構建物質與精神并重的長效激勵機制。全面推行“志愿積分兌換制”,金橋社區建立信用超市,志愿者憑服務時長可兌換60余種生活用品,有效激發內生參與熱情。深度挖掘本地模范,依托全鎮12個遠教站點,組織觀看《榜樣》系列節目、大力宣傳“長豐好人”先進事跡,持續輸入精神動能,以看得見的精神激勵培育“人人爭當志愿者”的文明厚土。搭建聯建共治平臺, 聯合合肥名人眼科醫院等專業力量開展公益篩查,培育徐崗村“益修無憂”等優秀志愿服務項目,廣泛動員轄區單位、商戶、社會組織等加入志愿服務,形成黨建引領、多方協同、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撰稿人:周楠 審核人:書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