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塘鎮:三抓三促強黨建 繪就基層治理新畫卷

近年來,羅塘鎮堅持以黨建為引領,聚焦思想、作風、組織三大建設維度,整合多方力量、創新服務模式、激活基層動能,以務實舉措推動黨建工作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讓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活力。
堅持抓思想建設,促思政課堂煥發多元活力。為筑牢青年干部思想根基,羅塘鎮以“青年干部學思行” 活動為重要載體,聯動宣傳辦、組織辦、綜合文化站、團委、婦聯等多部門協同發力,打破領域壁壘,匯聚共青團員、青年大學生、退休教師、農業專家、婦女帶頭人及志愿者等多元力量,成功舉辦青年干部學思行活動暨思政微課堂競賽,打造 “接地氣、有溫度、重實效” 的思想教育平臺。活動中,各部門精準發力:鎮團委廣泛動員機關及村(社區)35 歲以下青年干部,同步聯動轄區高校團支部,吸引青年大學生走進基層課堂;婦聯主動對接婦女創業帶頭人、巾幗志愿者,邀請她們分享奮斗故事,傳遞巾幗擔當;綜合文化站則組織基層文化協管員,講述傳統文化傳承與保護的動人歷程。多元主體的深度參與,讓思政微課堂既有理論政策的 “高度”,又有基層實踐的 “煙火氣”,以多元聲音傳遞思想力量,引導青年干部以實干擔當踐行初心使命。
堅持抓作風建設,促共建共享凝聚民生溫度。羅塘鎮以作風建設為抓手,依托基層婦聯組織,創新打造“羅姑娘” 巾幗志愿服務模式,以 “黨建帶婦建,婦建服務黨建” 為原則,組建以基層婦聯干部和廣大婦女為骨干的 “羅姑娘” 志愿者隊伍,聚焦空巢老人、獨居老人等特殊群體,推出 “窗簾之約”“幸福家宴”“敲門行動” 等暖心服務,將關懷融入日常。截至目前,已開展上門送溫暖、送服務 40 余次,成功打造上拐村 “窗簾家宴” 服務樣板,讓特殊群體感受到 “家” 的溫暖。同時,積極搭建互助平臺,成立救急難互助社,由黨員主動結對整合資源,發動愛心企業捐款,構建 “黨組織牽頭、企業出力、群眾受益” 的良性互助格局,傳承樂善好施的傳統美德。在 “99 公益日” 活動中,鎮、村兩級婦聯通過微信群、微信朋友圈等線上渠道廣泛倡議,吸引 340 余名愛心人士參與捐款,累計籌集善款 14427.65 元。通過黨建引領的 “實舉措”、黨員作用的 “顯性化”、群眾參與的 “廣覆蓋”,推動黨風與鄉風文明同頻共振,讓文明向善的新風尚在鄉村大地落地生根。
堅持抓組織建設,促先鋒引領激活治理效能。為強化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羅塘鎮深入推進組織建設,以“黨員亮身份,服務作表率” 活動為切入點,組織轄區各黨支部開展黨員家庭掛牌行動。村兩委干部與黨員志愿者逐戶走訪黨員家庭,將印著 “黨員示范戶” 的紅色標識牌張貼在醒目位置,以 “紅色名片” 喚醒黨員責任意識,凝聚基層治理合力。“今后一定嚴格要求自己,主動服務群眾,接受鄰里監督!” 一位老黨員接過標識牌時,雙手微顫、話語堅定。截至目前,已為586戶黨員家庭完成掛牌,讓黨員身份 “亮” 起來、作用 “顯” 出來。落實 “窗簾之約” 行動中,全鎮黨員干部深入摸排 “一老一小一殘” 等 106 戶重點服務對象,組建 25 支 “鄰里守望” 志愿服務隊。上拐村聯合駐村幫扶單位,為蔣大娘換上嶄新輪椅,切實解決出行難題;戴廟村黨員干部帶頭上門送餐、打掃衛生,帶動村民自發參與互助,形成 “干部帶頭、群眾響應” 的良好氛圍。此外,羅塘鎮還開展 “長回家” 親情關懷行動,通過上門走訪、電話核實等方式,建立空巢老人信息臺賬,實現服務全覆蓋;上拐村組織黨員志愿者開展 “云團圓” 技術幫扶,手把手教 10 余位老人使用微信視頻、發送照片,幫助他們跨越距離與家人 “見面”,用實際行動踐行 “為人民服務” 的宗旨。(撰稿人:張旗還 審核人:樊晶晶)
責任編輯:李家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