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水湖鎮:“三分法”助推黨員教育提質增效

近年來,長豐縣水湖鎮堅持守正創新,緊緊圍繞新時代黨員教育工作的目標任務,立足本地實際,系統謀劃、精準施策,創新推出以“分類、分步、分層”為核心的“三分法”教育模式。該模式聚焦師資建設、學習形式與管理機制三個關鍵環節,有效打通黨員教育全鏈條,逐步構建起體系健全、運行高效、覆蓋全面的“學、育、管、用”深度融合新格局。
分類建強師資隊伍,擴容提質“蓄水池”。堅持“按需施教、優中選優”的原則,多元化拓寬師資來源。一方面,深挖本土資源,廣泛吸納黨政領導干部、業務骨干、先進模范人物,以及活躍在農業生產一線的“土專家”、“田秀才”、致富能手納入鎮級師資庫,確保師資既懂理論又善實踐。另一方面,積極“引智借腦”,主動與縣委黨校、縣直機關單位建立長期協作關系,推動縣級優質師資力量下沉,通過“結對聯姻”方式,為基層提供精準的理論輔導和技術指導,顯著提升了教學的專業性與權威性。在此基礎上,水湖鎮全面整合“鎮黨委牽頭、33個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支撐、各類展館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延伸”的“1+33+N”陣地網絡,實現了教學資源在城鄉之間的高效流動與全域覆蓋,為實施差異化、精準化教學奠定了堅實基礎。
分步創新學習模式,精準賦能“加油站”。針對不同黨員群體的特點和需求,精準設計并實施三類學習模式,確保教育觸角直達末梢。一是推動廣大基層黨員“身邊學”。緊密結合主題黨日活動,累計組織開展學習交流、榜樣宣講等活動80余場,著力將教育課堂搬到黨員家門口,用鮮活的“身邊事”教育“身邊人”,使學習過程更加親切、更具感染力。二是組織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異地學”。分批帶領全鎮33個村(社區)黨組織書記赴先發地區及優秀兄弟鄉鎮開展實地調研、交流研討,重點學習借鑒其在基層治理、產業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等方面的成功實踐,有效拓寬了“頭雁”隊伍的視野和工作思路。三是保障特殊群體黨員“家中學”。針對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的黨員,精心組建以“老干部、老教師、老專家、老模范、老戰士”為主體的“五老”流動宣講團,開展“送學上門”“送課入戶”活動,將黨的創新理論與關懷溫暖一并送達,累計服務黨員超過300人次,確保了黨員教育“一個都不掉隊”。
分層構建課程體系,烹制黨員教育“風味餐”。水湖鎮著力打破單一理論教學模式,精心構建“理論課堂”與“實踐課堂”雙輪驅動的多元化教育體系?!袄碚撜n堂”突出政治引領與固本培元,充分依托安徽先鋒網、“學習強國”學習平臺、遠程教育終端站點及鎮村黨群服務中心等陣地,常態化組織開展政策解讀、理論宣講等各類培訓110余場,持續強化黨員黨性修養和政治理論水平?!皩嵺`課堂”則堅持學用結合與以學促干,緊密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和本地草莓特色產業,采用“小班化、分眾化”教學形式,大力開展草莓高效種植、病蟲害防治、“新農人”電商直播技能等特色化、訂單式技能培訓,極大激發了黨員的學習熱情和創業動力,將教育成果有效轉化為推動發展、服務群眾的實際能力,為水湖鎮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的紅色動能。(撰稿人:陸香林;審核人:高士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