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造甲鎮雙河社區:紅色引領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造甲鎮雙河社區以“中共合肥北鄉支部誕生地”的紅色基因為底色,以國家3A級旅游景區的生態畫卷為載體,走出了一條“黨建紅”與“生態綠”交相輝映的鄉村振興之路。社區通過構建“組織強基、治理提效、產業賦能”三維體系,將紅色資源轉化為發展動能,繪就一幅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
強基鑄魂,鍛造鄉村振興“主心骨”。雙河社區黨總支深知,堅強的組織建設是鄉村振興的根本保障。社區“兩委”班子以高學歷、年輕化為特點,5名成員全部具備大專及以上學歷,平均年齡降至35周歲以下,并配備了2名年輕后備干部,實現了學歷與年齡結構的“一升一降”。這一舉措不僅為社區治理注入了新鮮血液,也極大地提升了班子的整體素質和執行力。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雙河社區榮獲了長豐縣“創新發展十佳村”的稱號。為進一步提升社區治理水平,社區構建了“黨支部—網格指導員—網格長—網格員”四級網格管理體系,覆蓋全村每一個角落。35名網格員活躍在585戶家庭之間,成為連接社區與居民的橋梁。此外,社區還成立了30人的黨員先鋒隊,運用“四五六”工作法,成功解決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400余件,開展了志愿活動300余次,讓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贏得了居民的廣泛贊譽。
紅色賦能,構建基層治理“新圖景”。雙河社區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不斷創新服務模式,讓文明鄉風拂遍每一個角落。其中,“窗簾之約”項目成為精準守護特殊群體的典范,26名高齡獨居老人和1名無人監護兒童得到了特別關懷。同時,20人的“暖跡互助”志愿服務隊提供維修、體檢等實事服務,讓愛與溫暖觸手可及。為了激發群眾參與社區治理的熱情,雙河社區積極推行“積分制”管理,255戶家庭完成了認證,積分事項近1000件,積分兌換活躍,糾紛調解成功率達到了100%,環境整治與移風易俗成效顯著。此外,“長回家”親情行動架起了親情橋,通過建立特殊老人與子女信息臺賬,開展走訪活動與智能設備幫扶,讓孝道理念深入人心。
產業振興,跑出共同富裕“加速度”。雙河社區堅持“紅綠”融合、三產并舉的發展策略,集體經濟實力持續壯大。在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的推動下,“黨建+三產融合”格局初步形成。一產方面,4000畝稻蝦共養、300畝太空蓮實現連片規模化種植,為社區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益;二產方面,泉記食品加工廠蓬勃發展,中藥材加工廠建設也提上了日程;三產方面,依托豐富的紅色資源,社區打造了“紅源樸宿”、1904研學樓等特色項目,還開發了低空飛行、國防教育等體驗項目,年接待游客達30萬人次。集體經濟收入的連年增長為社區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2024年,集體經濟收入達到了355.38萬元,較上年增長了18.6%,純收益超過90萬元。這些收益被用于反哺民生,形成了良性循環。聯農帶富機制讓周邊50余戶農戶年均增收2萬元以上,實現了集體增收與群眾致富的“雙贏”。(撰稿人:張遠遠,審核人:扈孝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