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下塘鎮錢集社區:探索“送學上門”工作法 筑牢老黨員學習教育根基

為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確保年老體弱、行動不便老黨員學習教育“不掉隊”,錢集社區黨總支創新開展“送學上門”活動。通過精準摸排需求、貼心定制服務、注重雙向互動、構建學習閉環等舉措,有效解決了老黨員學習難問題,激發了銀發黨員參與社區治理的熱情,為提升黨員教育覆蓋面和實效性、凝聚鄉村振興合力探索了有效路徑。
精準摸排+定制服務,確保學習教育“一個不落”。社區黨總支堅持問題導向,將精準識別需求作為首要環節。建立動態臺賬。組織網格員通過入戶走訪、電話溝通等方式,全面摸排轄區老黨員身體狀況、學習能力及具體需求,建立“送學需求臺賬”,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提供個性“套餐”。針對不同需求精準施策:為視力不佳老黨員配備老花鏡、放大鏡等輔助工具;對具備條件的黨員,現場教學“學習強國”APP使用,下載學習音頻;對行動不便者,志愿者協助整理筆記、解讀政策,確保學習內容易懂、易學、易記。組建專業隊伍。由社區“兩委”成員、青年黨員志愿者組成“送學上門”服務隊(“紅色信使”),攜帶學習資料和黨徽上門,面對面傳達精神、解讀政策,傳遞組織關懷。
雙向互動+賦能參與,激發銀發黨員“內生動力”。社區黨總支變“單向輸送”為“雙向賦能”,注重發揮老黨員獨特優勢。搭建建言平臺。在送學過程中,服務隊員主動傾聽老黨員心聲,將其作為收集社情民意、汲取智慧力量的重要渠道,鼓勵他們就基層治理、鄉村振興等建言獻策。推動成果轉化。對收集到的合理化建議,社區黨總支認真研究、積極采納并推動落實。例如,將老黨員提出的農田灌溉設施改造建議轉化為實施項目,惠及群眾200余人,讓老黨員從“旁觀者”轉變為社區發展的“參與者”。激發奉獻熱情。“送學+問計”的模式,不僅滿足了老黨員的學習需求和精神關懷,更有效激發了他們的榮譽感和責任感,紛紛表示愿繼續發揮余熱,為社區貢獻力量。
線上線下+長效管理,構建黨員教育“閉環體系”。為確保學習教育常態長效、覆蓋各類黨員群體,社區黨總支著力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的學習閉環。拓展“云課堂”覆蓋。針對流動黨員、務工黨員,利用微信群定期推送“合肥先鋒”、“學習強國—八項規定專題”等權威學習資源,組織線上知識問答、心得分享,確保學習“不斷線”。活動以來累計推送資料15余期,互動40余人次。強化“學用結合”。針對年輕黨員,組建“送學+實踐”志愿服務隊,將理論學習與助農幫扶、環境整治等實踐活動緊密結合,推動學習成果轉化為服務群眾的實際行動。探索多元模式。在現有基礎上,社區黨總支計劃持續優化服務,探索“送學+幫扶”“送學+文化”等多元形式,豐富內涵,提升吸引力,讓黨的創新理論更接地氣、深入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