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造甲鄉:黨建“出圈”推動群眾幸福生活“入圈”

近年來,長豐縣造甲鄉積極發揮組織優勢,整合多方資源,聚焦群眾需求、創新服務形式、深化資源整合,推動公益氛圍互創、優勢資源互享、政務實事互辦,以黨建“出圈”推動群眾幸福生活“入圈”。
陣地“強基”,服務網絡全域覆蓋。造甲鄉堅持以黨建為引領,踐行“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的理念,不斷擴大黨建“同心圈”,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充分整合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農家書屋等現有資源,打造集學習教育、文化活動、志愿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體系。同時,注重加強人員配備和隊伍建設,通過每月組織培訓、經驗交流等方式,提升工作人員和黨員志愿者的專業素養和服務能力,為基層治理工作注入強大動力。同時,注重發揮陣地的輻射帶動作用,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開門教育活動,讓黨的創新理論和文明新風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推動各項工作從“有形覆蓋”到“有效覆蓋”。
活動“暖心”,志愿服務精準對接。各村(社區)以群眾需求為出發點,通過“點單—派單—接單—評單”的服務模式,滿足黨員志愿者和服務對象的雙向奔赴。堅持踐行“三抓三促”行動成效,通過黨員干部發揮先鋒模范帶頭引領作用,定期組織結對關愛、“愛心媽媽”“窗簾之約”等活動,進村入戶幫助孤寡老人、殘疾群眾、特殊困難群眾清掃室內外衛生、免費維修電器、洗剪頭發,和他們“面對面、手拉手、心貼心”地開展交流,自開門教育以來造甲社區“紅色聯盟服務隊”結合群眾需求,為群眾提供代跑腿、義務理發、修理水電、家政衛生等服務170余次,真正將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特殊困難群眾的家門口、心窩里。
項目“出圈”,文明新風浸潤鄉村。為豐富黨群服務中心的活動內容,各村(社區)制定詳細的年度計劃,精準實施孵化“我們的節日”“紅色聯盟之家”“暑期傳統文化小課堂”“和美造甲積分制管理”等特色服務項目。細化移風易俗工作,組建巾幗志愿服務隊、“紅色聯盟”志愿服務隊等,編排文明鄉風相關節目,義務服務居民群眾,宣傳文明餐桌、文明上網、文明家風、文明禮儀等。組織策劃實施打造“巾幗我先行”“文明好家風”“榜樣在身邊”等一批好用的文明實踐項目。截至目前,全鄉建立紅馬甲志愿服務隊10余支。一群群身穿紅馬甲的志愿服務者們活躍在造甲鄉的各個角落,用點滴之舉繪出最亮麗的風景。(撰稿人:魏珍珍,審核人:扈孝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