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吳山鎮:“四舉措”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

近年來,長豐縣吳山鎮樓南村堅持以傾聽民聲、匯聚民智、解決民需為工作導向,以敞門納諫、實干為民為紐帶,不斷暢通民意表達的渠道,推動基層工作落到為民解憂、助民致富的實處,把服務群眾的承諾從紙面清單轉化為可觀可感的幸福實惠。
深入群眾學,促知識扎根實踐。打造移動學習課堂,樓南村積極轉變工作思路,把學習課堂從室內延伸至田間地頭、農家院落。開展實用技能培訓,組織黨員和群眾代表結合農時農事開展學習,邀請農業專家深入一線講解政策、傳授技術,實現理論普及與技能提升“雙豐收”。截至目前,已累計開展“田間宣講”“院落座談”等各類活動數場,覆蓋黨員群眾120人次,有效推動知識落地、技術到人。
放下架子查,讓問題浮出水面。建立多元化訴求收集機制,樓南村堅持“問題從群眾中來,辦法到群眾中找”,通過入戶走訪、設置固定意見箱、召開流動座談會等多種方式,全面拓寬民意反映渠道。實施網格化責任包保制度,將黨員干部按片區劃分為5個責任區,實行分片包干、責任到人,重點關注困難家庭、殘疾人、獨居老人等特殊群體。創新"板凳議事"協商模式,在村口廣場、文化大院等村民常聚場所設置“板凳議事點”,鼓勵大家敞開心扉、暢所欲言。今年以來,已累計收集并推動解決路燈損壞、垃圾清運不及時等群眾訴求16條。
盯著需求辦,以實干贏得信任。建立快速響應機制,樓南村堅持“群眾參與、全程公開”的原則,把辦理實事的過程轉化為凝聚人心、增進信任的過程,努力讓每一件事都辦到群眾心坎上。以群眾反映強烈的路燈損壞問題為例,村黨支部迅速牽頭成立維修專班,黨員帶頭對全村路燈進行全面排查,并組織村內專業電工及時搶修,累計修復路燈56盞,切實解決了村民夜間出行難題。推行陽光辦事流程,在實事推進中,村里堅持過程讓群眾監督、結果讓群眾知情,真正把“為民辦實事”轉化為可見、可感、可評的實際成效。
請群眾來評,用口碑檢驗成效。建立常態化回訪制度,樓南村建立“群眾評價”機制,將評判權、監督權真正交到村民手中。對已辦結的民生實事,安排專人定期回訪,了解使用情況、征集后續需求。實行全過程群眾監督,對仍在推進或暫未完成的事項,主動說明原因、明確時限,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形成“收集—辦理—反饋—改進”的良性閉環。通過讓群眾當“考官”、為工作“打分”,既壓實了工作責任,也提升了服務的精準度和實效性。

